产品中心

首页 > 产品中心
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是智能型增长
来源:台球直播吧    发布时间:2024-08-14 00:29:14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们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对转变发展方式问题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开始是讲要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之后是讲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几年是讲转变发展方式。虽然认识不断深化,但三十多年来发展方式始终没彻底转变。这就提出:既然三十多年没有彻底转变发展方式,而经济却能够保持快速地发展,那为什么非要转变发展方式不可呢?

  这是因为,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一直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即使不转变发展方式依然有增长空间;但是今天的发展已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传统的发展方式不转变,将引发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如果为维持高增长率,超越生产可能性边界“硬”增长,最后导致资源、环境系统瘫痪。

  传统的发展方式有三个增长途径。一是物质消耗,大量投入资源、能源,大量排放废气、废物,由此做大GDP。二是向下竞争,即通过廉价劳动力、低技术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向产业链低端下滑,从而获得竞争的比较优势,而不是通过设计、研发等知识密集型劳动取得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竞争优势。三是外需拉动。大量投资、大量生产、大量外销,维持低强度低质量的内需。但时至今日,这三个路径都走到了尽头。

  第一,物质消耗已经处于临界区域。就资源的绝对界限即自然资源的总量来说,我们正在日益接近,已然浮现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和采矿塌陷区、生态脆弱区等;但就资源的相对界限即可获取的自然资源总量来说,我们已碰到红线。据有关部门负责人披露,“我国现在每年新增原油消费绝大部分依靠进口,进口量之大占到全球新增产量的70%到80%”。至于其他基本金属的对外依存度,很多都超过了60%。

  就环境容量来看,我们已达到了绝对界限,即生产排放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超过了大自然的自洁能力。大自然正在通过劣质的空气、水土和疫病、灾害等在报复我们。按照新的环境空气品质衡量准则,全国70%左右的城市不达标。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雾霾天气。据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级和极差级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7.3%。农村仍有2.98亿人饮用水不安全。

  第二,向下竞争已无空间。向下竞争就是比谁价格更便宜,而不是比谁质量更好,其结果把利润、工资挤压到盈亏线。很多小企业向下竞争,不少大企业甚至高新企业也向下竞争。钢铁行业从2011年4季度起主业连续亏损,亏损最严重的2012年3季度达到165亿元;钢铁产能过剩不断加剧,近期全行业处于净亏损状态。2012年水泥行业利润较2011年下降近50%。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2年中国500强发展报告》,在中国企业500强的个体规模和总体规模大幅度扩大的同时,利润额出现负增长的公司数大幅度增长,多个行业出现绩效大幅度地下跌的现象。

  很多高新产业也是低技术、低利润。这一些企业处于高新产业的低端,从事加工组装等简单劳动密集环节,在这一点上与大量传统产业并没什么不同,出现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的局面。

  近几年来,不断出现用工荒现象,最终的原因是企业没有利润空间。由于向下竞争,生产不出来更高的价值,只能吸纳低素质的廉价劳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薪资为28752元,月均仅为2396元。

  第三,外部需求已经接近饱和。2012年以前的10年,我们国家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速超过20%。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我国出口同比下降16%,贸易顺差减少34.2%。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2%,增速同比下降16.2%。2013年,商务部就当前外贸形势向商务部重点联系的1000多家企业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8.7%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出口利润下降,50.7%的企业订单减少。

  国际金融危机只是使中国传统发展方式的问题暴露出来,而不是造成这样一些问题的原因。实际上即使不发生金融危机,中国外需下降也是必然。在短期外需也许还有增长,但从长期趋势看,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国际市场已没有增长空间。相对于外需来说,中国制造的低端商品已经饱和。我们国家生产的粗钢、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都占到全球产能的一半甚至更高。全世界70%的DVD和玩具,50%以上的自行车、照相机、电话机、电子表、打火机、拖鞋、钮扣、拉链,超过30%的空调、彩电、计算机显示器、微波炉和箱包,都是中国生产的。

  既然传统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方向就是智能型增长。总结国际后工业化时代经验,联系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可以把智能型增长方式概括为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投入无形化。原始社会经济的投入主要是体力,谁身强体壮谁就能获得食物等生产资料;农业社会经济投入主要是土地,谁拥有土地谁就能获得地租;工业社会经济投入主要是有形资本,谁拥有资本品谁就能控制生产和分配;而信息社会经济投入主要是无形资本,谁拥有无形资本谁就能控制生产和分配。在后工业社会,科学家、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在职业结构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科学和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的战略性资源。

  无形资本有两项内容。一项是人力资本,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以及健康、医疗等的投入。再一项是知识资本,包括设计、研发、专利、版权、许可、品牌等的投入。简单说,无形资本就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

  第二,经济结构服务化。在实现智能型增长的国家,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都在70%以上,高的超过80%。经济结构服务化的表现,一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在制造业的高端是设计、研发、市场开发、销售服务等服务性质的活动。发达经济体制造业服务类投入占到制造业产出的20%~25%,制造业岗位中30%~55%具有服务性职能,若加上外包服务,美国制造业服务类岗位已超过生产类岗位。2005年世界著名传统制造公司利润的50%以上来源于服务活动,全球500强企业中56%的公司从事服务业。而且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越来越依靠金融、电信、物流等服务性企业。

  其次是农业的服务化。农业不再是单纯的种植业,而是多功能的、知识密集的、高的附加价值的农业。在整个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都是三次产业高度融合的,前端有设计、研发和知识产权的应用,中后端有品牌推广、售后服务。有人把农业称为第六产业,即1、2、3相加或相乘都等于6,1、2、3分别代表三次产业。

  三是服务业的知识化。工业化时代也有大量服务业,但信息化时代催生了大量新兴服务业,包括新兴的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特别是创新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的一部分原来位于制造业内部,现在则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市场化的独立产业,如设计研发服务业、技术转移服务业、技术改造服务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服务业等创新服务业。这些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高端,是服务业中知识最密集的。另一部分是新形成的,如教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体育服务业、休闲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也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第三,技术体系生态化。人类的前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依靠工业化的技术体系。工业文明的特点,从生产工具上看,是大规模使用机器,而且是自动化的机器,用以替代人力;从生产动力上看,是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以替代生物能源;从生产对象上看,是大规模使用钢铁、水泥等矿物质材料,以丰富商品。因此工业文明的技术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开采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生产商品,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超过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

  这种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的技术体系,当更多国家也用这种技术体系实现工业化时,就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能源资源消耗速度超过自然界生成速度;二是环境破坏速度超过自然界自我修复能力。这就要求工业化的技术体系向生态化的技术体系转变。

  1.减量化。工业文明鼓励奢侈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为扩大消费,最大限度获得利润,其技术体系一定要通过提高单位时间效率的办法,使用大量能源、资源,从而创造大量产值。而生态化的技术体系则通过提高单位资源效率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全部经济、社会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对废物进行资源化和再利用。

  2.低碳化。工业化技术体系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依托,农业技术也是机械化和化学化的,高排放、高污染;生态化技术体系则以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为依托,农业也是生态农业,它把排放和污染维持在大自然自洁能力的范围以内。

  3.数字化。工业的技术体系通过物理联接,使机器等生产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运行,从而把人从体力劳动和有害的环境中解放出来;而生态化的技术体系则以数字化为基础,把原子世界引入比特世界,从而使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联系起来,可以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生活的全部过程,实时感知、分析和控制。

  既然智能型增长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那么怎么样才可以实现智能型增长?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个“更多依靠”的原则:“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世界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第一,全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制造业。围绕新兴技术开展国家计划项目、地方计划项目布局,特别是开展科研体系的布局、科学技术人才的布局和基础设施的布局。发展新兴起的产业,第一位的任务是按照新兴起的产业对新兴技术体系的需求开展组织化的研发,带领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依托原有机构或建立新的企业法人机构,投入资金、人才开展竞争前技术研发。

  在保证研发投入强度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激发全社会除研发投入以外的创新投入,包括创意设计、技术转移、技术改造、专业服务、人员培训、品牌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投入。特别是鼓励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支持基于知识产权的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产品服务化的服务模式创新,激励全员创新,释放我们国家科技人力资源红利。

  第二,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特别是创新服务业置于战略地位。所谓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等。其中创新服务业是知识密集的服务业,包括设计研发服务、技术转移服务(转移、转化、孵化)、技术改造服务业(节能、环保、信息化等)、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服务(云计算、检验测试、质量认证、战略咨询等)。

  创新服务业无论是内资外资、国有民营,都是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技术、高效益的行业,可吸收大量的科技人力资源,对传统产业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把发展现代化的市镇经济作为城镇化的重心。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越52%。到2020年,还将有1.5亿左右的人口城镇化,届时城镇人口比重将达到60%左右。在大规模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格外的注意转变发展方式,全力发展市镇经济。

  一是走分布式工业化之路。就是把产业职能从已经饱和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转移出去,直接在中小市镇兴业建市,不是群起建设城市新区。

  二是走绿色产业和新兴起的产业带动城镇化之路。发展以生物资源为原料、生态化生产为特征的绿色产业,包括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产业;发展新兴起的产业,包括生产质能、太阳能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内部各生产单元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园区关联产业之间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广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兴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住宅,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和低碳消费模式,建设绿色社区。全力发展商业、旅游、养老等第三产业。这种市镇经济是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即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工农业和商业等三次产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体系,形成持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第四,全力发展开发型大学和技能型大学。建立研究型、开发型、技能型大学体系,即除“211工程”、“985工程”的一些高校按研究型大学方向办学外,其他普通高校和大量高职高专院校都应按开发型大学、技能型大学办学。研究型大学对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活动,绝大多数应该是非市场化的(科研成果可以商业化);开发型大学、技能型大学对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活动绝大多数应该是市场化的。

返回产品列表
联系我们
地址 无锡市杨市镇环镇北路4号
电话 0510-83550363
邮箱 sales@hy-zipper.com
产品中心
拉链的结构
金属拉链系列
树脂拉链系列
尼龙拉链系列
浏览更多 >>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互动平台
台球直播吧
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22 台球直播吧 All rights reserved